2018年9月19日 星期三
蜘蛛人,更讓我了解《蝙蝠俠:阿卡漢》系列的精隨 (後篇)
當初在PTT上寫說要細講蜘蛛人跟阿卡漢的比較可以寫出萬字以上的內容,在動筆(動鍵盤?)之前還一度略為對這句狂言覺得愧疚,沒想到大概算算還真的可以寫到萬字....
回到正題,前一篇我們討論了構成整個遊戲的基本核心,在跟蝙蝠俠阿卡漢比較之後,有些更豐富(擺盪移動),有些少了點(匿蹤),有些很不一樣(格鬥),我相信不論到底有沒有比蝙蝠俠更好,已經足夠說明本作的蜘蛛人至少可以歸類為佳作,而接下來討論完剩下最後一個"BOSS戰"的主題後,我也會稍微聊聊遊戲機制以外,蜘蛛人還有哪些地方值得細細品嘗。
2018年9月17日 星期一
蜘蛛人,更讓我了解《蝙蝠俠:阿卡漢》系列的精隨 (前篇)
"但同時更表現出這作蜘蛛人是多麼的了不起"
我本來是想這麼接的,直到看到那密密麻麻的區域事件....整個曼哈頓分成九區,每一區從四大犯罪活動、三大基地、黑貓的尋寶、拍照...平均起來超過10種,犯罪任務還要各解五次,真的是每一種支線開出來我心就涼一截,不能說這些支線設計很糟,但也無法忽視這設計有很大成分的複製填充,結論說在前頭,拿《蝙蝠俠:阿卡漢精神病院》這個同樣是第三人稱動作、同樣是知名美漫超級英雄IP、同樣是首作遊戲來說,雖然遊戲機制上沒有相同的開創性,但仍然有幾乎相同等級的優秀,直到你發現它們塞了這麼多的事件、任務,對我來說本該可以與蝙蝠俠比肩的排名,在這點有了印象上的打折。
身為個《蝙蝠俠:阿卡漢》系列的忠實粉絲,要我不把這兩作一起比較不如開了我的腸看看到底吃幾碗粉,我相信也希望接下來我能藉由與《蝙蝠俠:阿卡漢》系列的比較,更能清楚說明《蜘蛛人》的好,所以無可避免的這篇文有非常多的比例不講天才窮宅Peter Parker,而是人生差點完全勝利組Bruce Wayne,再次強調,這是一篇比較觀察暨心得文,內容有劇透的部分都會反黑,請各位安心食用,以上一點前言。
2018年9月13日 星期四
Gran Turismo Sport VS Forza Motorsport 7
本篇文僅是對於這部影片作提要式翻譯,因為影片作者並沒有開放上字幕,無法直接上中文字幕,所以本文僅概略翻譯,並不會逐字翻上每句話。
另外,如同Digital Foundry(以下簡稱DF)一直以來的風格,這是一個主要強調在畫面技術面上的分析影片,遊戲性/娛樂性上的著墨相較少很多,觀看本文時請謹記這兩件事,以下正文:
2018年8月9日 星期四
二戰出個女角,戰地風雲的粉絲在不爽什麼?
2018年6月24日 星期日
2018 E3 任天堂(Nintendo)
去年的時候就提過任天堂在E3上的宣傳力道不若以往,今年也是差不多,現在任天堂的情爆發佈改以數量更多、分布平均的Nintendo Direct為主,平均大概二到三個月就會有一次,所以這次也就剛好是其中一個Nintendo Direct,E3特別版而已,如果預期PS4或XBox One那種動輒數十款遊戲情報或是一卡車實機預告,這樣只會對任天堂的E3說明會失望而已。
2018年6月17日 星期日
2018 E3 索尼(Sony)
雖然去年年初任天堂的NS爆紅,首發《薩爾達傳說:曠野之息》、《漆彈大作戰二》和年末的《超級馬里歐:奧德賽》各個挑戰各家遊戲媒體年度遊戲的水準,一度讓PS4聲勢備受挑戰,不過當今主機王者不是叫假的,2017年尾《跑車浪漫旅:競速》或許沒有系列作的高點,今年初《戰神》、《底特律:變人》、《汪達與巨像》重製版一個三連擊,再次展現PS系列強大且多元化的遊戲陣容,今年E3最重要的反而是,能不能讓過去多數時間都頗為沉悶的說明會有趣一些。
2018年6月14日 星期四
2018 E3 育碧(Ubisoft)
相較於EA的風評一路下滑,Ubisoft這年幾乎可說是逆勢上揚,本家招牌大作扛住了一直以來免洗及效能縮水的壓力,雖然同樣在主打單人的遊戲中置入了惡名昭彰的loot box系統,但是同時段有個更顯眼的EA在坦,隔壁華納的《中土世界:戰爭之影》也是爭著搶出頭,意外讓Ubisoft逃過微交易及loot box的烈火。
2018年6月13日 星期三
2018 E3 貝賽斯達(Bethesda)
去年E3到現在這段時間主要作品就是《冤罪殺機二》的獨立資料片《冤罪殺機二:界外魔之死》、《德軍總部二:新巨像》和《邪靈入侵二》,雖然我有玩《冤罪殺機二》,但這款E3懶人包提過好幾次了,DLC我也沒玩,就不特別聊,而《德軍總部二:新巨像》是我的計畫中口袋名待,就等Steam特價~~目前暫時不想先提,最後就是很沒涉獵的恐怖遊戲《邪靈入侵二》,玩過試玩,有點類開放世界的設計與一代有很大的不同,但這次的新聞焦點不若前作,以至於沒follow到進度,這篇也就不特別提了。
然而三者都有不錯到優異的評價,相比《異塵餘生》和《上古卷軸》跑去玩VR、又是跨平台,雖然焦點只有《德軍總部二:新巨像》仗著老牌FPS比較有關注,但也說明了Bethesda也是有二本柱以外的東西可以出來見人(其實考慮到表現和遊戲品質,我會說至少《冤罪殺機》和《德軍總部》都是更優秀的作品)。
2018年6月11日 星期一
2018 E3 微軟(Microsoft)
XBox陣營最尷尬的點就在於,Xbox One的銷量稱不稱得上成功呢?跟PlayStation 4(PlayStation以下簡寫PS)比較,XBox One被兩倍差距的銷量壓著打,可是跟XBox 360比較,其實Xbox One仍然幾乎有著相同的銷量成長曲線,雖然微軟已經不公布總銷量數字很久了,所以網路上的數據都只是估計值,不過大方向來說,我認為XBox算是維持XBox 360的平盤,PS4趁著WiiU無力捍衛王位,加上自身也夠爭氣的表現,現在重回PS2王者榮光,XBox仍然保住了原有的地盤,只是Nintendo Switch(以下簡寫NS)急起直追,讓目前處境看似危急。
可是具體銷量雖然沒有明顯的打擊,XBox的未來性卻可能是前所未見的危險,遊戲陣容是最顯著的一個指標,各主機廠的獨佔遊戲,雖然都不會是該主機遊戲榜的霸主,卻是玩家考慮選購主機時最大誘因,特別是XBox與PS主機之間的效能差距已經小到多數玩家願意忽略,而任天堂的NS更是選擇取向比較不同的市場,殺手級獨佔遊戲甚至推出的時程,是我認為對主機銷售最大的影響,那看看去年E3到現在XBox的獨佔遊戲表現如何:
2018年6月10日 星期日
2018 E3 美商藝電(Electronic Arts)
前年的EA,可說是十足的意氣風發,手上兩大射擊遊戲《戰地風雲一》和《泰坦降臨二》評價都是超頂標等級的紅盤,加上主要對手動視(Activision)在《決勝時刻》系列仍然沒有本質上的突破,縱然銷量戰上仍然還是落居下風,當然EA自己把兩大作發售日強碰對手造成同月三大3A等級射擊遊戲對打,是沒在去年一舉要回射擊界龍頭的一大禍首,但至少聲勢上仍然看漲,接下來這年的主力集中在質量效應新作《質量效應:仙女座》和《星際大戰:戰場前線二》,可是最後卻都砸了,還砸大了,在開始前我們就簡單回顧一下這兩作如何讓EA這年形象重挫。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