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讓沒有在follow的人背景介紹一下,以下是《戰地風雲五》的第一支預告:
在開始寫這篇文的時候,喜歡和不喜歡的數量已經達到33萬比45萬,雖然相較《決勝時刻:無盡戰爭》預告的59萬比372萬,似乎還不太算是這麼糟糕,但常在看YouTube的人也知道,當不喜歡的比例超過喜歡的四分之一,可以確定至少所有看過影片的人對於內容已經有明顯的分歧,這支預告的留言和其他討論區在我各種隨興瀏覽後,主要都糾結在歷史還原度造成的意見分歧:
- 史實設定的失真
對影片持反方的說法
官方的遊戲照大概是最常被拿來抨擊的點,二戰幾乎不可能有如此個性化的外觀裝扮,搭配遊戲中被認為過分鮮明的場景,和如同《決勝時刻》常見的高度動作性的橋段編排,表達出太強烈的個人主義形象,更重要的是少了戰爭的沉重和壓迫感。
另外就是女性角色的問題,二次大戰是個連黑人都被嚴格限制上戰場的年代,讓女性出現在戰場前線更是有強烈的違和感,更別提影片中的女性還是一位使用義肢的殘障人士,儘管二戰的確有過使用義肢上戰場的案例(我只查到有飛行員和間諜),但要如同現代這樣靈活的使用義肢,同樣是非常突兀的。
正方的反駁
反駁意見主要認為《戰地風雲》本來一直就不是以高史實還原度作為主打,《戰地風雲》就算是最早二戰主題的《戰地風雲1942》或是以一戰為主題的《戰地風雲一》,都出現過史實中不曾出現的實驗性武器,既然本來就各種花式展開,出現個義肢甚至出現女人與那些實驗性武器又有什麼分別??至少女人在二戰還是真實存在過的,高喊歷史之名其實只是對女性形象的打壓。
- 歷史的確沒那麼重要,但也沒那麼隨便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gXuwk2hXs5SExS_mlrdp3xrW2J7cyT2U0Kasw62TxbdAymHBAUrZtZXNzcqN8Y3Q9MRHcCPQYeidSP4CwuByAXfm75KYp4Nqcm8VPcNFDJF6VxrTDplVUX36p0urUeorL9ilGMQwseoYSa/s400/BFV_RevealScreenshot_05_wLogo.jpg)
然後就是在不違背遊戲性下盡可能還原歷史,或者說至少在直觀上要夠像,《戰地風雲五》今天是把二次大戰作為賣點的設定,所以玩家在期待著是一個戰地風雲的遊戲系統,然後外觀上很像二次大戰的遊戲,最起碼一般人對二次大戰最基本的認知要符合,不只是女人,非純色迷彩的軍裝、有自動鎖定的導引武器、出現在北美的戰場地點、還有有色人種的納粹德軍...很多東西出現在二戰跟女兵都是一樣的突兀,反倒是偏偏有這麼多跟遊戲性無關外觀設定,《戰地風雲五》偏偏只加了女兵,如果角色外觀的平等這麼重要,那怎麼看不到半個亞裔臉孔的外觀選項??很難說服玩家這不是一個操作議題可能的決定。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iaoHNTygHGAVSZ5ez0fXL38Ph8mh0jA83w-N3Af3kX0RCIzyiOSs8XIpS6YWrS4YAz-jbBMUuAlZS7epDhcBDTXizVmSslqdBhr32jibmOm0gXRrhiAAj7fDPyXnYKJrmixGcoPEmwfrF5/s400/battlefield+v+female+character.png)
- 但二戰也沒有神聖到什麼都不能改
更準確來說,要改那就改徹底一點,看看《德軍總部:新秩序》的預告,倒數兩句台詞:「They rewriting history, but they forgot about me(他們正在改寫歷史,可是他們忘了我的存在)」,整個影片也很明顯,重啟的《德軍總部》就是一個假設德國贏下二戰的設定作為出發點,但不僅是如此,《德軍總部》很認真地規劃了這個設定定義的世界觀,更大規模的人體實驗/集中營、美國本土街上3K黨成為合法帶槍巡守、無處不在的思想盤查,雖然遊戲中時代算是60年代,可是沒有人會吐槽遊戲裡可以有現代都沒有的大型戰鬥機器人或是雷射武器,你可以說這科技力有點超前過頭,但《德軍總部》整體風格就是依附在這個概念,所呈現的世界觀不僅是很和諧而且相較市面上射擊遊戲,還非常有特色,所以儘管遊戲中甚至出現女性軍官,也沒有玩家批評《德軍總部》在60年代有女性軍官很突兀。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gc0Ziw93hNWJNUjrs-TZLirS9Q7tqGjiFCW4GEGPvQKuPFppG5161vK_IBd7kfaROf8ugcEIH82lvtj-QpTDashlyylwBz-AoFWzLuNkWOHlxJ-xSOsGPw4inDOQxfQkFerJ_2CO8XTT4-/s400/Band-of-Brothers-Season-1-Episode-4-31-7f49.jpg)
比起性別問題,二戰核心的風格更在於強烈的一致性,整齊劃一的樣貌,不管是武器、建築甚至是人員管理體制,都要以更大、更強、更作業化的概念去處理,換句話說,我認為二戰的視覺風格從來不是靠純粹男性,而是工廠化體系之間的激烈對抗,我想這也可以解釋第一張圖片的奇裝異服讓很多玩家看了就不爽。
- 一鏡到底成了幫兇
如果不論女兵和過度絢麗的客製外觀這兩點,這支預告的水準我有非常高的評價,首先以實機畫面可以做出此等緊湊、張力十足的遊戲畫面在技術面上已經是一大成就,再來是橋段的安排同時融入了非常多遊戲有關的資訊,40秒處說明角色可以直接破窗、44秒說明場景建物的可破壞程度、50秒暗示載具可以連接無動力載具作為擴充、1分25秒說明了滑行射擊、1分32秒說明手榴彈可以被敵方反扔回、1分44秒說明了有V2火箭,然後我還沒提到預告中展示大量會出現的武器,配上一鏡到底和極為緊湊的橋段,整部預告展示了《戰地風雲》一直以來場面刺激的風格,同時表現出寒霜引擎優秀的畫面表現和各種遊戲性的資訊,完全濃縮在短短的兩分多鐘,以技術面來說這是一部非常高竿的預告,但,有點高竿的過頭了。
一鏡到底是一種蠻指標性的技術,沒有足夠敏銳度和空間概念,這種掌鏡方式難度相當高,在電影中已經有不短的歷史,電玩則是近年才開始出現,我想主要還是因為直到近五年左右,遊戲的技術力才足夠應付這種運鏡,近期最熱門的大概就是《戰神》讓整個遊戲都採用一鏡到底,而《戰地風雲五》也想藉由這種手法強化觀眾的投射感是可以理解的,對《戰地風雲》整個系列比較陌生的觀眾,光是看預告應該有很強烈的感受。
不過這種第一人稱一鏡到底的投射感,同時也強化了過多"自我"的概念,畢竟這就是第一人稱設計的目標,然而《戰地風雲》卻是一個非常強調"群體"概念的戰爭射擊遊戲,我們可以先看看過去幾個《戰地風雲》的預告:
《戰地風雲三》發售預告:
《戰地風雲四》多人預告:
《戰地風雲一》遊戲預告:
在我提到運鏡的時候應該就不難發現,過去幾作《戰地風雲》靠的是搭配配樂節奏,非常頻繁的切換鏡頭,這種手法其實非常契合《戰地風雲》的遊戲特性,《戰地風雲》有幾項主打的要素,最主要的就是人多、載具多、自由度高,這遊戲一直很強調玩家的團體合作,舊作的預告雖然沒有著墨在合作本身,可是多方面展現出不同面貌的戰場,能有效營造出玩家身在一個大戰場的氛圍,那些刺激、驚險的瞬間是在戰場中的可能,當用了一鏡到底把這麼多精彩畫面串在一起,就會出現一種太過刻意營造場面的感覺,少了那種我也會是整個戰爭機器中一顆螺絲的歸屬感,下面看看在《戰地風雲五》首發預告後兩個星期釋出的多人預告:
留言各種"為什麼他們不先丟這支預告??"我想已經說明得很清楚,喜歡跟不喜歡的比例也有明顯的差異,可以理解他們想在預告中作出點改變,不得不說過去幾支預告的風格相當雷同,想要有所突破預告的確也是重要的一環,但一鏡到底看起來似乎不是個好的方式。
- 小結
這或許本來不該是個這麼嚴重的問題,就如同我前面一直強調置入感,今天《戰地風雲五》想做加入這種要素,可以想得出一個夠說服力的世界觀設定整件事情完全解決,但顯然的製作組不打算用正常的方式捍衛他們的想法,遊戲的Design Director Alan Kertz在reddit上為了女兵這個設定作出了以下回應:
I knew this was going to be a fight when i pushed for female soldiers in Battlefield. I have a daughter, and I don’t want to ever have to answer her question of “why can’t I make a character that looks like me” with “because you’re a girl.”
I fundamentally feel to my core this is the right way and I will find myself on the right side of history.
And I think many people will play the game despite their reservations. And maybe learn something about either history or themselves. That is part of the making games art.
(翻譯:我知道將女兵放進《戰地風雲》會有一番爭鬥,我有一個女兒,而且我永遠不想用"因為妳是女生"回答她為什麼她不能在遊戲中作出一個像自己的角色,我打從內心認為這是個正確的決定,而且我相信歷史會證明我是對的,同時我也相信很多玩家儘管有很多意見,仍然會玩這款遊戲,或許他們會因此學到點什麼,這也是遊戲之所以為藝術的一部分)
當然,開發者本身很有理念並不為主流觀點屈服是件好事,只是今天這檔事怎麼看都像是屈服於主流議題,還把自己講得像是個被打壓的聖人一樣,跟護家盟反同志一樣的"教小孩"邏輯,這類"社會正義戰士(SJW)"問題近年在遊戲界也產生越來越多爭議,但能搞這等嚴重EA大概也是第一人,不同於被玩家一面倒抨擊的課金問題,這種社會正義過度介入的問題,未來可能還有更多遊戲等著燒,又或許,偏寫實路線的戰爭史實題材就索性整組打入冷宮,不論如何,至少希望本文有解釋到我這個業餘戰地迷對於本次風波一點看法,同意、不同意,或是有其他觀點,也歡迎留言討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