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11日 星期日

2017 E3 美商藝電(Electronic Arts)


今年EA的E3說明會或許不及去年的豐富(去年本站的E3文),但是幾個過去當紅的系列在一段時間沉潛後,讓今年再度看到他們的身影時顯得格外有新鮮感,而明顯將旗下工作室統一寒霜引擎的策略,比起Ubisoft經常性的畫面降規,各種遊戲縱然遊戲性上不如預期,優秀的畫面表現對於不是核心向玩家,依然有很不錯的吸引力,搭配目前CEO更看重玩家反饋的政策,我相信這幾年EA仍然是持續看漲。作為今年E3的頭陣,我們看看今年EA端了什麼菜來開路。




戰地風雲一以沙皇之名 Battlefoeld 1: In the Name of Tsar(自譯)及其他更新
上市日期:2017/09


六張新地圖、新武器與載具、俄軍參戰,包含哥薩克騎兵及全由女性編成的婦女敢死營(或中文介紹),另外六/七月也會各有一張新的夜戰地圖(應該是免費的),騎兵在畫面中看到有長茅武器擊殺,猜測應該是DLC地圖的騎兵特有,機制應該與刺刀衝刺雷同;婦女敢死營應該不會全隊都是娘子軍,而是像目前遊戲中的菁英士兵那樣的單位,根據維基百科的了解,婦女敢死營除了一班步槍兵訓外,同時也有情報戰的訓練,加上影片中的美術畫面,我猜應該是狙擊類,並且附帶開圖功能的菁英士兵。

戰地DLC的品質一向不差,但是單一價要將新500台幣實在不是個划算的選項,當然明顯是要向大家兜售所有DLC全包,要價1299的季票,以戰地的品質來說不會算是太貴,但是遊戲本體就需要1699,再考量多人玩家人數會衰減,等到DLC快出完,隔年的大作又蠢蠢欲動,就算我這麼愛打戰地,我也痛不下心第一時間直接敗本體加季票的終極版(1899),好加在EA的降價也是夠有誠意,但我想我還是會等到第四個DLC上市時,趁著季票特價再入手。



FIFA 2018
上市日期:2017/09/29


足球遊戲年度鉅獻,我沒玩就不多解釋,不過EA光是用實機畫面剪出來的預告,就跟其他家的CG預告有得比,特別是在聲響的表現(不看畫面配樂拿掉還以為是什麼戰爭遊戲哩),不論實際遊戲如何,光是預告真的是吸引力十足,這次特別強調觀眾更細膩的互動,能不能更進一步提升遊戲張力,咱靜觀其變。



極速快感血債血償》Nedd for Speed: Payback 
上市日期:2017/11/10


這其實是《玩命關頭》吧...看來還是主打美國本土車,經典的翻車和氮氣加速慢動作再現,在這幾年擬真向賽車越來越熱門的風氣,極速快感看起來還是依然走比較休閒的路線,我猜可能會走類似《空戰奇兵》路線,開始加入各種唬爛不用錢的動作橋段,畢竟玩命關頭這幾年一路長紅的聲勢,在遊戲裡用美製肌肉車拖個銀行保險櫃應該是蠻有賣點的,不過千萬不要再搞人物控制就好。



A Way Out
上市日期:2018 年初


《兄弟:雙子傳奇》(Brothers: Tale of Two Sons)創作者所開發,有玩過Brothers的玩家看到這預告應該有很熟悉的既視感,支援分割螢幕的單機雙打肯定會是一大賣點,Brothers中的雙人解謎也是非常有趣,所以本作在第三人稱更自由的環境,相信會有更多有趣的過關方式。

令人擔憂的點是影片中寫到,一定要多人進行這個問題,如同影片下方回應寫到:"....Bu... But... I have no friends...",孤狼型玩家還是佔了很大的比重,沒意外遊戲應該會有自動配對,但是找隨機的路人玩家也是有被破壞遊戲體驗的可能,而找不到好隊友要一直中斷重新連線,我想也對遊玩節奏一大傷害,如果能像《風之旅人》那樣動態尋找連線玩家會是最佳解,但考慮到遊戲可能會有許多室內解謎要素,《風之旅人》那種判定距離過長就自動找新玩伴的機制肯定無法使用,希望配動容易、流暢,卻又不會有因為連線造成玩家閃現等突兀感畫面的理想,我相信會是遊戲是否成功的最大挑戰。



Anthem
上市日期:未知


《質量效應》《柏德之門》系列的開發工作室BioWare新作,看起來應該是類似Destiny類的動作RPG,明天早上五點微軟的記者會會有更多情報,預期應該會有第一支預告。



NBA Live 18
上市日期:今年


轉型Elite失敗後又重起LIVE系列,但去年的LIVE17又再度夭折,LIVE18並沒有給人有強烈再起的聲勢,感覺上是把Street系列整併到LIVE,對於職業賽的部分沒有強調什麼系統,不過鬥牛賽事在近來越來越喜歡張飛打岳飛的風氣,應該也是有不小的吸引力,現代中長距離投射對決上世紀禁區致勝論,誰強誰更強,應該會成為球迷新一代時空對決模擬器。另外,在八月預計會有BETA,玩過PS+送的2K16讓我玩到想吐血,我覺得LIVE系列想要重奪兵器排行榜第一位就要趁現在了。



《星際大戰戰場前線二》 Star Wars Battlefront 2
上市日期:2017/11/17


萬眾期盼,終於盼來單人戰役,更讓人眼鏡摔到碎成粉末的是,全部的DLC免費!!!全部的DLC免費!!!全部的DLC免費!!!因為很重要但是可能有詐,所以要說四次。

最重要的大概就是重拾職業系統,一代的新手友善設計可以說是徹底摧毀整個遊戲的樂趣,整體的戰術感非常單調,除了等重生以外對於戰場的變化幾乎沒有什麼有效手段,在記者會後段的現場多人試玩(JackFrags的頻道有做剪輯影片)就明顯看得出來戰場的變化高出前作許多,包含電影1~3及三部曲以及第七集都是本作可能涵蓋的設定,達魔本身的設定在戰場上的表現,比起白卜庭議長那種詭異的飄移還要和諧許多,地面載具應該也會大大增加,一代地圖搶點搭載具的惱人設定也被拋棄,加上呼聲強烈的單人戰役以及太空戰,喔對,還支援分割畫面的單人雙打,EA你到底怎麼了啊~~~~~~???誰把我們家那個總是把好菜煮爛的EA弄壞了~~??

但EA從來就不是什麼CP值暴表的公司,這中間有什麼陷阱沒有看到實體前我覺得都不能抱太大的期待,我最能接受的就是本體直接漲價,如果1699的首發價漲到2000上下,換來的是更完整,然後長期不用額外付費DLC,我覺得是最理想的,縱然我預期DICE做出來的單人戰役有很高機率還是普普通通,但誠意有到比較重要。




小結


今年EA陣容明顯沒有去年的強大,不過兩款新作加上籃球的LIVE和賽車的極速快感回歸,我還是認為有略高過及格的表現,雖然者兩款回歸作沒有什麼明顯的革新,比較納悶的是去年公布了許多工作室,包含Respawn和Visceral Games都在進行未公佈的星戰遊戲開發,一年過去了還是什麼消息都沒有,我本來預期明年才會登場的戰場前線二卻先開跑了,或許是配合電影上映的一些連動策略??

接續去年的高峰期,今年的小幅下滑還算可以接受,不過近期玩家反饋良好的遊戲都著重在射擊類,運動類雖然足球的《FIFA 17》和美足的《Madden 17》都有不錯的好評變革,但NHL和NBA Live都還在掙扎,另外RPG類《闇龍紀元》新作沒下文,《質量效應三》結局事件受到的形象打擊,今年的《質量效應:仙女座》完全沒有扭轉的力道,反而有更多品質上的問題,EA想要脫離名作毀滅者的形象,像戰地風雲的品管要求不僅要遍及所有其他遊戲,在新作的開發上也需要加把勁,要不然去年的榮景也就只是一季的行情而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