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微軟的記者會大概是我看E3約十年來前幾名難看的,不是陣容多差,而是導播差勁異常的畫面選擇,讓人只有看的滿肚子火,今年的陣容星度可能略輸去年,但是天蠍計畫的時機話面搭配正常的導播,還有著豐富的遊戲陣容,我覺得今年微軟的說明會,看完只有兩個字:舒服
Xbox One X
上市日期:2017/11/07
天蠍計畫的正式名稱,售價499美金,完全是在預期中的價格,延續Xbox S的極簡風格,純黑的配色我不得不說真的非常誘人,而且將會是Xbox史上體積最小的主機,完全擺脫以往笨重形象這點,加上效能比隔壁PS4 Pro還要在高一個檔次,就硬體的角度來說真的吸引力十足,要擔心的是Xbox獨佔策略跨展到Windows平台上,意即所有獨佔都從過去Xbox獨佔變成Windows獨佔,想要享受高規格話面的玩家,買Xbox One X是不是不如組一台PC呢??我會說銷量還是不會太差,比起上個世代的售價和硬體良率,Xbox One X都還是非常划算,但缺少絕對必要的理由,可能是沒辦法熱銷的原因。
跟Xbobx One X不太有直接關系,對微軟陣營也是一大消息的是,Xbox的向下相容將繼續向下相容到初代Xbox了,雖然向下相容是種大家都在喊燒,可是沒幾隻貓真的需要的功能,不過微軟這方面如此努力,我覺得對玩家的誠意也是滿分了。
上市日期:2017/10/03
微軟三本柱還是有一個要出來抬抬士氣,去年地平線續作,今年本傳也出續作,畫面我覺得相當不錯,大概是隔壁PS的《駕駛俱樂部》再稍微高一點,可是可以60FPS,若是比較PS今年的《跑車浪漫旅:競速》,我覺得畫面上已經是壓倒性的優勢,現在正在BETA的《跑車浪漫旅:競速》還有攝影機角度怪異的問題,音效我覺得也沒特別亮眼,Forza今年大概是沒什麼對手了。
置入感非常強烈的系列作,屬於末日後風格的恐怖/生存射擊遊戲,野地的怪物在日夜有不同的種類,所以隨時要注意時間,也有毒氣設定,需要尋找防毒面具,而防毒面具被攻擊後會損毀,玩家就需要再找其他防毒面具,影片中幾乎都是前作有的要素,在Xbox One X的效能加持下,深刻的感受到下個世代遊戲的面貌。
比較期待希望有多人協力,好提升遊戲的耐玩性,不是說遊戲內容不夠豐富,遊戲中拾荒真的是非常有趣的體驗,常常面臨各種風險評估,但問題就在這遊戲玩起來真的壓力山大,能有個協力璧瑾分擔壓力,我覺得樂趣也會大加分。
上市日期:2017/10/27
現場有約五分鐘的試玩,《刺客教條》的背景設定一直都相當的不錯,不過睽違一年再度登場的本傳續作,沒看到什麼新要素不打緊,反倒是隔壁薩爾達的"弓箭時間",還有自己家無人機偵查,改成老鷹也搓進來了,沒意外還是各種無趣公式任務,格鬥系統看起來似乎脫離阿卡漢那種輔助鎖定的模式,回歸舊模式感覺還是不怎麼流暢,期待等等Ubisoft自己的場子會不會看到多點新東西吧。
上市日期:
現在Steam很紅的遊戲,我想大家實況應該都看好看滿了,這款最大的問題就是怕優化還是跟現在PC版一樣而已。
Deep Rock: Galactic
上市日期:TBA
看起來像第一人稱附帶採集系統的《異種國度》,可能有了採集系統就不必像《異種國度》一樣需要洗裝備,還看不出有其他什麼,覺得潛力普普。
上市日期:2018年初
看網路上對於一代的心得就是概念有趣,操作悲劇,我不玩殭屍遊戲,光是整天看都看到膩了,明天SONY的廠可能還有《往日不再》,這款有沒有辦法從小腿升級成大腿,持續觀察到發售日之前推銷的力道大概就有概念,如果有做起來跟隔壁《往日不再》打對台應該也是蠻有趣的。
The Darwin Project
上市日期:未知
看完就跟留言的心得一樣:《飢餓遊戲》,雖然也有生存遊戲的味道,不過超快的節奏配上這旁白(現場真的有個播報員),是想走競技風格嗎??
上市日期:
ㄜ....4K的麥塊....就...還是麥塊,另外秋天會有個畫質升級包,看起來是加強光影然後支援HDR吧,比較有意思的是全平台要完全通用了,然後我說他們家的主持人怎麼可以疆成這樣...?啊....去年....
上市日期:2018年初
2D格鬥,我不是七龍珠粉絲也不是格game粉絲,我看了都跟著燃燒了啊~~~不過如果還是跟《七龍珠:異戰二》一樣連線、DLC等後續服務不佳,我覺得也就只能騙騙玩家情懷而已,要像最近出新作的《鐵拳》或是《超級英雄》系列那樣的生命週期,開發者還是要有點誠意才行。
上市日期:TBA
The Last Night
上市日期:TBA
風格很對我胃口,不過還看不出來是玩啥。
Artful Escape
上市日期:遊戲做完就會上
沒意外應該也是獨立製作,但完全不對我胃口,更看不出來是玩什麼。
上市日期:2018
南夢宮萬代的遊戲,可能是像《討鬼傳》類型??大概也是走硬派動作的風格,沒興趣,下一位。
上市日期:2018年初
去年看到就覺得非常有趣了,雖然今年的試玩又多了點不一樣的,但總覺得有那麼點空洞,或許是到現在都還沒有明顯的End Game目標,去年開發商就出來說明不是MMO了,那總該有個劇情目標吧,在《無人深空》的案例之後,《盜賊之海》也出現了同樣的既視感,雖然沒有標榜極大量的島嶼可以探索,可是單純連線無劇情的話,目前看到的內容是明顯不足以支撐成為一個完整的遊戲,雖然離發售日還久,不過這可能是最後一次E3登台,連End Game目標都還這麼不清楚的話,實在讓人有點擔心。
Tacoma
上市日期:2017/08/02
可能是個VR遊戲吧....我不懂為什麼要放這麼多意味不明的預告片,連遊戲內容都很難呈現的話為啥不等內容足夠再發哩??還是個八月就要上的,就算獨立製作,這種宣傳真的跟沒宣傳一樣。
Super Lucky's Tale
上市日期:2017/11/07
我看到這玩意第一個聯想其實是《開心樹朋友》....而且雖然是可愛風格,但是不知為何我對畫面卻非常反感,有一種過度填塞的感覺,就算真的很好玩我大概也會跳過。
上市日期:2017/09/29
風格非常有趣的橫向卷軸,第一次發表的時候還以為是迪士尼出品的復古風,YouTube上已經有不少遊戲畫面,雖然走卡通風格,但其實難度相當硬派,今年終於要上,相當期待這款最後的評價。
上市日期:2017/11/07
這款開發時間也頗長,不過中間感覺有中斷過,曾經被拿來作雲端運算技術展示,在2015的Gamescom試玩也大力展現大量場景物件破壞,這個特色卻沒有在這次預告著墨,雖然對預告的份量有點失望,但不得不說Terry Crews真的超適合當代言人~~
Ashen
上市日期:TBA
也是個不錯有趣的新IP,但是遊戲畫面也是少到沒感想
上市日期:已上市
QTE劇情遊戲,印象中評價不錯,但是完全沒興趣。
上市日期:2017/08/22
同樣有現場試玩,沒有比之前的畫面透漏更多東西,不過整個遊戲系統也已經介紹的差不多了,現在只要擔心策略化的戰隊系統會不會太冗長,影響動作遊戲本身的節奏,還有騎龍會不會強度太高,以至於破壞組戰隊的意義,劇情什麼的已經無所謂了,我記得這部的設定已經偏離《魔戒》太多,甚至有吃書的問題,所以也不用太追究跟原作故事上的關聯性。
上市日期:TBA
畫面詐欺的一款佳作,不是跟Ubisoft一樣成品畫質降規,而是看似療育的美術風格,卻是難度頗高的橫向卷軸遊戲,2015前作發售,現在就有續作公布,以獨立開發來說算是蠻厲害的,我想銷量應該不錯,另外這家的開發工作是Moon Studio已經跟微軟簽約成為指定三廠,對他們家很有愛的未來都要往微軟系統這邊找了。
Anthem
上市日期:2018
BioWare昨天公布的新作,這畫面真的強大到好可怕啊....EA真的沒打算把Frosbite釋放出來搶遊戲引擎的市場嗎??不只是畫面強大,這噴射背包的移動距離也凸顯了地圖潛在的大小,不只是空中跟地面,甚至還有水下空間,飛行成為遊戲一大重點,至今玩過的開放式地圖遊戲,只有蝙蝠俠阿卡漢系列可以完全不用快速移動,卻不會有任何玩家抱怨,功勞就是非常有滿足感的飛行,不僅是畫面的速度感與實際的移動效率都非常優秀,而Anthem的飛行更有機會成為一個指標,不同蝙蝠俠靠的是鉤索增加動/位能然後滑翔,Anthem是完全自身動力的全方向飛行。
遊戲中有包含Z軸自由移動的,清一色是飛行模擬/空戰類,缺乏實際重力感的時候也有HUD畫面可以表示地心方向,而且方向上的移動也都是透過滾轉→上抬機鼻直到指向目標→回復平飛狀態這樣的拆解動作,像鋼鐵人這樣飛行在遊戲操控的設計是非常困難的,畢竟類比搖桿的範圍還是受限2D,最好的例子,就是《鋼鐵人》的電影同名遊戲~~看看這遊戲畫面,不要說要精準操控了,能不要3D暈就不錯了(當然3D暈更側重在攝影機問題,而不是操控問題)。所以說如果Anthem想出了一個夠直覺,也夠好操作的飛行控制,我相信沉寂很久的超人就有復興的希望。
射擊的部分就沒有什麼特別的,但是Frosbite的爆炸特效搭上優質的音效,不用在射擊上有什麼特別設計,也是有一定水準,究竟能不能成為下一個台柱等級的IP,我覺得還要看今年E3或是往後更多畫面來判斷。
小結
流暢的播送過程與終於見證天蠍計畫的時機展示,眾多的遊戲內容,雖然中間幾個獨立製作實在有點不知所云,但整體來說我覺得算是近年來看的很滿意的一場,小小的隱憂在於相較SONY的說明會,雖然我印象中SONY的場子無聊的時間都更常,但是壓軸總是會有自家大作神龍擺尾,去年的Days Gone、2015是《秘境探險四:盜賊末路》、2014 PS4主機各種打臉微軟政策和售價、2013的《天命》不是一廠也非獨占,但是特別簽約的行銷關係,也是讓非核心玩家一度有獨佔錯覺,2012的《最後的生還者》,微軟這邊去年是公布後雖然八卦被證實,卻還是很多未知的天蠍主機、2015的《戰爭機器四》雖然選擇不錯,可是糟糕的試玩畫面選擇是那年非常大的敗筆、2014是中間一度整個消失,今年才又出現的《除暴戰警三》,2013應該是最棒的一年收尾,那年壓軸是《泰坦降臨》,2012是《決勝時刻:黑色行動三》,也是不錯的選擇,可是對面是獨占大作。所以今年又是個跨平台遊戲,比2012好一點的是這畫面大概是隔壁PS跑不出來的,而且EA在前一天發布的資訊也是少到幾乎沒有,至少節奏來說今年結尾還算夠力。
我覺得這跟運氣也有點關係,但是印象派對口碑的影響就是這麼強烈這是沒辦法的,而且三本柱幾乎沒有例外的輪值,對系列粉絲以外吸引力下降也是個問題,穩定輪值雖然可以有穩定的銷量,不過玩家更偏愛孤注一擲的傾向,看看Ubisoft已經公式化到遍及自家所有作品,可是不時就冒出來的新IP卻還是很有討論度。
最後就是主機以外的硬體例如Kinect和Holo Lens也消失了,雖然我覺得像今年這樣主打遊戲還是最好,但不免讓人覺得微軟是不是策略還有點舉棋不定,只能祝天蠍能長紅熱賣,因為PS4一時當頭,索粉各種瞧不起微軟的嘴臉實在是讓我看不下去。也希望台灣的Xbox One S能來個促銷行情讓我這貧苦人家可以加入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