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眾期盼,可能影史上將不會再有這種期待等級電玩電影,不只是片商或是遊戲商希望他能成功,我相信所有電玩迷,儘管對魔獸世界沒有興趣的玩家,也都希望是不是終於能盼到屬於電玩界的《蝙蝠俠:開戰時刻》或是《鋼鐵人》,如果就真的以這兩部當標準的話嘛.....《魔獸:崛起》算是失敗了,可是失敗也是一種比較級,用棒球的角度解釋,《魔獸:崛起》的上映就像滿壘上場打擊的中心打者,他沒成功打出安打開創大局,不過我會說這至少是有一分打點的高飛犧牲打。
![](https://i.imgur.com/vmj7D9g.jpg)
節奏不僅僅是上述地點重複的問題,還有一些分鏡剪輯同樣造成非常不流暢的節奏感,特別是這部電影創造的說服力之強,作為觀眾,幾乎每個段落都盼望看到更多的艾澤拉斯,所以這些剪輯上的不流暢感,也更加覺得惱火,我不是在電影院會特地做筆記的人,這種問題我完全憑的是印象,原諒我只能描述得如此不具體,不過有一個例子我記得特別清楚,就是在電影結尾,風暴城的群眾為了他們新國王振奮的歡呼時,在整個氣氛如見高昂的時候,電影的標題動畫插了進來,可是動畫標題完全搭不上當下配樂的節奏,這點我可以用《黑暗騎士》的結尾來說明:
只看重點的話就從3:20看起,結尾的時候是高登局長語重心長的獨白,畫面從蝙蝠俠騎向光明,然後緊接黑幕,這時候"The Dark Knight"整個電影標題是搭配配樂的重音,直接閃現,《魔獸:崛起》的結尾也是類似的節奏,只是電影標題動畫竟然是用淡入效果,就跟預告片的方式一樣:
我整個除了囧也不知道能說啥,再次強調,畢竟手上沒有BD可以複習,僅憑印象,但印象中就是《魔獸:崛起》有著不少剪輯方面很不專業的感覺,這兩個問題是我認為為什麼《魔獸:崛起》不算是打出一支漂亮的安打。
![](https://i.imgur.com/ac3p1gm.jpg)
不論怎麼看,好像真的沒有什麼地方足夠出色,所以《魔獸:崛起》這分打點,應該還是要歸功在讓人著迷的世界觀設定,當然充斥著許多《魔戒》的元素,但是《魔戒》對反派的描述卻不及《魔獸爭霸》來的細膩,獸人在中土世界幾乎成了純粹的邪惡,完全只是索倫的爪牙,而索倫稱霸中土世界的動機,僅僅用"對權力的渴望"這種理由。在《魔獸:崛起》中,兩個如此迥異的族群都有足夠程度的著墨,僅此我覺得就與《魔戒》有大大的區別,更何況,這次法師終於不是左手法杖右手利劍,而是認真靠法術戰鬥,造就更多視覺上的差異。
高飛犧牲打雖然有分打點,可是還是要記一個出局數,電玩改編電影這麼多年來還是只有《惡靈古堡》有炒出人氣,但不管是電玩玩家還是電影觀眾都知道,這系列真的只是靠低成本和龐大的瘋狂粉絲,評價可能還遠不如《沉默之丘》的翻拍電影,《魔獸:崛起》不論在人氣或是原作設定,各項指標完全滿足翻拍電影的需要,這集看下來,想要期待電玩可以在電影圈打開一個大門,得指望下一個不怕死的挑戰者了,誰知,抬頭一看,《刺客教條》......,我想我們還是期待《魔獸:崛起》或許未來再次上場打擊的機會好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