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15日 星期五

2016 E3 育碧(Ubisoft)


主持人Aisha Tyler還是很漂亮,這樣就夠了~~





火線獵殺野境》Tom Clancy's Ghost Recon: Wildlands
上市日期:2017/3/7


雖然上面貼的是預告,但是如果想看到精采的地方,一定要看看現場的試玩,要知道,這是一個四個玩家協力的試玩,完全就像是《全境封鎖》的升級FPS版,不用刷裝數值,也不會有MMOFPS子彈海綿式(就是敵人要打好幾排子彈才會死,看起來像個會吸收子彈的海綿一樣)的敵人,更重要的是不用再靠自己的腳行遍天下了!!!整個看起來真的非常誘人~~~唯一的問題是:這遊戲是UbiSoft作的......

雖然說不同工作是風格其實不太一樣,但Ubi看起來應該都有整合旗下的研發能量互相支援,Ubi的遊戲品質本身其實都不算差(蝦??大革命???那是啥??),新遊戲能有這種推出速率,其實蠻驚人的,但可能也因為製程太過標準化,所以各個開放世界的遊戲其中的支線或是探索地點,都冗長的讓人沉悶,《刺客教條》系列、《極地戰嚎》系列、《看門狗》《全境封鎖》,其實核心系統都蠻有特色的,只是都塞進同一個公式裡擴充內容後,真的非常消磨玩家的熱情,也難怪這幾年風評直直落,如果沒有強調線上對戰的話那還好,本作如果線上對戰是一大重點的話....以過往他們家網路穩定性的紀錄,就算看起來再生火我都建議你忍痛跳過。



看門狗2》Watch Dogs 2
上市日期:2016/11/15


才剛講《看門狗》.....《看門狗》其實不是個很差的遊戲,說畫面縮水,我覺得也到沒多嚴重,全境封鎖的縮水反而比較有感,不過我個人覺得都還可以接受。看門狗中駭客這個功能相當不錯,在開放世界有一個特色鮮明的核心系統,對我來說比起極高自由度的《俠盜列車手》還有吸引力,可是他們並沒有好好善用這個有趣的系統,這系統最常使用的只有在擺脫警車追逐,潛入戰雖然也可以用,但實用性普普,主要是沒有很順手,想要駭入比較遠的目標,都要透過好幾個監視攝影機,倒不如把敵人通通標記過後,當作《潛龍諜影》來玩,整體來說射擊的重要性還是太高了點,不過以新作來說,我覺得潛力不錯。

預告看起來二代風格與一代看起來很不一樣,看起來角色多了很多駭客的元素,算是符合核心系統,不過試玩畫面就反而跟一代還是很接近,增加更多跑酷的設定就讓我有點遲疑,的確也有強調這次可以駭入的選項更多,可以跟路人有更多的互動,但如果駭客是整個遊戲的主要風格,是不是應該讓遊戲性建立在駭客系統上,如果有其他的新系統,那新系統也要對核心系統有所助益,以擴充核心系統的多元性,才可以大大增加遊戲的耐玩性,另一個可能比較有亮點的是可以線上合作,無奈試玩畫面決定跳過不展示,就所有畫面看下來,我個人不樂觀傾向還是偏高,不過在歷史紀錄上倒是有個值得樂觀的點,Ubi家各種系列作,往往出現最高評價的遊戲都是在續作(例如《刺客教條二》《極地戰嚎三》),《看門狗二》有沒有機會成為《刺客教條》後下一個指標型系列,還有觀察空間。



《極限巔峰》Steep
上市日期:2016/12


一個....非常微妙的遊戲,這是一個主打各種極限運動,然後加入了很多社群功能的新遊戲,極限運動加上社群功能也好理解,畢竟極限運動不像一般競技,除了公開的比賽,還有很大一部分比的是在更嚴峻的地形挑戰,所以競速類比時間的形式也不是很重,豐富的社群功能讓玩家分享新探索的地點,更瘋狂的特技等等,對極限運動的確很重要,但微妙的地方在於這個遊戲讓我看得有點沒重點,一個運動遊戲同時有雪橇、滑雪板、滑行傘、飛鼠裝,整個弄得像Game Boy大合輯卡帶的感覺,《Tony Hawk》從頭到尾也都是滑板,沒有湊個滑板車跟特技腳踏車進去,這樣讓我覺的四種運動可能都沒辦法玩夠深,而且飛鼠裝跟滑翔傘性質又這麼接近,沒意外看起來地形應該都是雪山(要不然能耍翻滾特技的兩項又不能玩了),現場試玩影片留言果然神回覆"Go Pro 模擬器 2016",不過可能極限運動遊戲很久也沒有3A等級的作品了,YouTube影片的反應看起來還是蠻熱絡的,未來再看看吧。



獵鷹翱翔》Eagle Flight VR
上市日期:2016 秋季


去年E3就有預告的VR主打遊戲,今年直接6人現場試玩,看不太出來用的是哪家VR,但我最在意的3D暈問題,目前看起來好像沒有我想的嚴重,不過看到的畫面也少有滾轉還是大轉彎(唯一有的地方在巴黎鐵塔搶到獵物要折返,可是鏡頭切到第三人稱了),整個遊戲看起來還蠻有趣的,只要搭配些客製技能,然後地圖夠多、差異性夠大,售價在40美金等級的話,對VR遊戲來說肯定是個熱門作品,當然,如果可以玩超過20分鐘還不會想吐的話。不過這款最大的潛力我想應該不是遊戲本身,如果飛行類VR遊戲禁得起市場考驗,那我想魁地奇的VR遊戲應該很快就會跟進推出吧。



南方四賤客浣熊俠聯盟》South Park: Fractured But Whole
上市日期:2016/12/6


PTT鄉民翻譯「菊部分裂」,好像比較符合信雅達~~不過在台灣這名字大概銷量會很慘,這遊戲好不好玩我不知道,至少一代《南方四賤客:真實之杖》評價還不錯,但最推薦的應該是他們去年E3自嘲的預告片,可惜的是Gamespot已經不用0.5分制了,那這續作只剩10分滿分目標了~~~如果本來就愛《南方四賤客》動畫,這款應該也會合你胃口,不過最近幾季的劇情應該要追一下,要不然我看光預告片最後出現的PC校長,應該就看不懂笑點在哪。



榮耀戰魂》For Honor
上市日期:2017/2/14


很不看好的一款,不過眾家媒體似乎都興致勃勃,仍然無法說服我目前看到的內容,最後結果跟慘烈收場的《Ryse:羅馬之子》會有什麼不一樣,最多大概就成了砍樹版的《三國無雙》(但沒有坐騎,武器也看不出多樣性,搞不好連三國無雙都好玩點),但三國無雙好歹還有史實部分的劇情可以撐場面,UbiSoft我玩過的遊戲,只有《極地戰嚎三》有可以拿來說嘴的劇情,這款的劇情預告也沒有丟出什麼讓人期待的地方,想要期待一個水準之上的劇情,目前似乎不切實際,所以重點如果又回到多人....恩....



全境封鎖》更新  The Division Updates
上市日期:-


傷心往事,我就不提了吧,他有沒有更新,有啥DLC我已經沒興趣了。



舞力全開2017》Just Dance 2017
上市日期:2016/10


沒Kinect,從來沒玩過,台北地下街都固定一直有人在玩,想看的可以去那逛逛。



《星際爭霸戰:艦橋成員》Star Trek: Bridge Crew
上市日期:2016 秋季


又一個VR遊戲,這個看起來整個....很無聊,如果可以逛整個企業號的話可能還好一點,跟克林貢戰艦對戰時,艦體受損可以現場處理,或是被敵人侵入的時候甚至可以有點槍戰,全部都在艦橋,除了升起防護罩、射射魚雷/光束炮、開個曲速引擎,還有啥事可以幹??看起來趁著VR拉攏《星際爭霸戰》IP名氣的成分頗高。


Grow Up
上市日期:2016/8


在《全境封鎖》中埋過彩蛋,被Gamespot調侃過"什麼遊戲都要爬東爬西的,終於發現自己專長在做攀爬遊戲啦",大概會是像《光明之子》這種比較小一點的遊戲,但是幾乎沒啥遊戲畫面,所以也不知道有什麼可以期待的。

更新:原來這是續作了啊~~~前作叫《Grow Home》,所以玩起來應該差不多吧?


《特技摩托賽:血龍》Trials of the Blood Dragon
上市日期:已上市


血龍原本是《極地戰嚎三》的劇情DLC,把那風格塞到《特技摩托賽》,不能說違和,可是看起來也沒什麼吸引人的,現在PSN上在特價(才賣沒一個月就在特價??),有興趣去看看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