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電動太多打不完,網誌生的速度實在是太慢了...寫今年要期待的段落幾乎完全沒有意義,從這篇開始就跳過吧,呼~~~好,現在輪到誰了?Ubisoft?那是不是連前言都可以跳過了?
回顧去年E3至今
恩....就刺客教條,我覺得已經沒什麼好講的了
《全境封鎖二》
我自己只撐到劇情打完就放棄了,二代也只玩過DEMO過過水而已,反到是我現在的室友一代當時算是頗忠實的粉絲,至少在bug頗多和內容量不足的風評下也玩了將近數百個小時,而他的好友團二代也跟進了,根據我室友的看法,的確在各方面相較一代都有不錯的進步,子彈海綿的現象減少、支線任務不再那麼單調,甚至整體效能都有感提升(不過也聽過其他反例),快速移動大概都是10秒內結束,相比一代可能長達30~50秒的讀取時間,再加上同樣很有感的畫面進步,說是個更優秀的作品似乎不為過
可是,我室友他的全境團劇情破完,暗區都還沒進就收工了...
儘管不少進步,也有YouTuber分析不少系統與一代其實有根本上的差別,但《全境封鎖二》只是全境1.5的印象仍十分強烈,目前還沒有官方的玩家人數的資料,不過我找到一個統計網站多少可以當作參考,他是根據PS獎盃來統計所有遊戲在PS系主機上的玩家人數,在同樣的時間間隔內,二代累積總玩家少了一代大約一百萬的玩家,雖然只是單一平台,但也是所有平台中人家總數最多的PS4,這種幅度的衰退確實有些不樂觀。
銷量無法突破一代著實是有些可惜,畢竟在本世代的射擊農裝遊戲中,我認為《全境封鎖二》在遊戲本身應該有前二的評價,未來會不會繼續推續作還不好說,Ubisoft若想要本作
也能成為本家印鈔機,接下來的更新就非常重要。
今年E3
《看們狗:軍團》 Watchdogs: Legion
上市日期:2020/03/06
跟《全境封鎖》一樣同樣是個初代預告期待滿檔,畫面、內容表現有點失望,二代整體也都有所進步,但卻沒辦法反映在銷量的作品,《看們狗二》我個人是覺得比一代有趣,主要歸功在無人機和無人車兩大工具,影響是不管是蒐集任務、支線任務甚至主線任務,都比一代多了一點多元性,整個遊戲扣掉移動,我有大約七成的時間都是在操控這些無人工具,我認為這點其實比較符合當初我對這遊戲的預期,一個類似《俠盜獵車手》的開放世界,但是降低角色或是場面的動作性,然後置入比較多電子產品、網路的特色。
可是儘管二代終於有比較高操控世界的成分,我認為在系統深度上還是不夠,玩家遇到的敵人所能做的電戰干擾頂多就是響手機使其分心,或是操控其他場景上的物件造成物理上的攻擊,簡單來說充其量就是使用方式比較特別的武器,說白了《看們狗二》中透過遙控使用的各種小手段《蝙蝠俠:阿卡漢城》都有,人家老爺這類小工具還更多也不會玩起來像個駭客。若要真正藉由網路展現出與《俠盜獵車手》的差異,《駭客入侵》系列的任務設計我覺得很適合參考,每個任務敵人的型態或是武裝程度,可以透過任務開始前的前置作業改變,例如玩家先前駭入保全公司的安全系統,實際對壘的時候可能造成保全人員的武裝失效,或是通信中斷無法呼叫支援,同樣的,駭入失敗可能會強化保全公司的警戒,玩家可能要面對更多人力或是更強大的武裝,就算任務本身也應該要提供不只一種完成方式,特別是需要透過駭客行為達成的方式。
預告片看來本作似乎與我的期待沒什麼交集,不過把整個城市都NPC都變成可操控角色的確看的到一些潛力,不是遊戲性上的而是劇情上的,這個系列兩作的故事都有對抗資本集權的核心要素,但如同遊戲性一樣,我同樣認為過去兩作在這點著墨也不是很夠力,很大一個原因就是玩家看不到太多反派對整個世界的影響力,當然他們的作為不是只有主角受害,可是路上的NPC或者是整個世界的氛圍完全沒有體現出邪惡的蔓延,結果就是如同大部分玩家的感想,一代主角憤世到有點中二,二代的角色們看起來像屁孩,以本作這種規模的階級性抗爭,或許劇情上的置入感會有明顯的進步,就只怕為了強國的玻璃心又自我設限。至於遊戲性上我覺得沒什麼好期待的,這種設計也就是一般RPG的變種,可以想像成玩很多輪、技能各自點不同類型的角色,現在全部塞進同一輪讓玩家可以自由切換,為了強化角色的差異肯定會有大量的數值化,意味著動作的成分又被壓縮,如果到時候正式版開槍擊中敵人跳數字我都不意外。
Mythic Quest: Raven's Banquet
上映日期:2019秋季
ㄜ....這是一個....電視影集....ummmm....會在AppleTV播出....好....我祝他好運....
《虹彩六號:圍攻》更新:幻視行動 Tom Clancy's Rainbow 6: Siege - Clutch Royal
上市日期:2019/11/06
可能是這個大live service時代中最成功的案例,這麼多年了持續的大型更新,以前只有MMORPG才辦的到的事,Ubisoft卻用一個競技向FPS辦到了,在商業上的成功不得不佩服。遊戲本身去年E3聊過這邊就不再重複了。
《英靈神殿大亂鬥》更新:探險活寶 Brawlhalla: Adventure Time Crossover
上市日期:即刻
大亂鬥like的F2P遊戲,steam上的評價也相當不錯,不過完全不是我涉略的類型,連新聞都不是,所以沒啥感想。
《火線獵殺:絕境》 Tom Clancy's Ghost Recon: Breakpoint
上市日期:2019/10/04
E3之前釋出的首發CG預告:
遊戲畫面預告:
我想《全境封鎖二》銷量不佳,《火線獵殺》絕對有一點責任,扣掉系列作粉絲或是長期的射擊玩家,我想能分辨出這兩款遊戲的人應該沒多少,而本作更糟糕的是動作射擊的本質都在模糊化,遊戲試玩預告中似乎還是過去那個戰術感很吃重的第三人稱射擊,可是當我看到Gamespot的現場試玩,在一個講究真實系軍武風格的遊戲中,出現這種有血條還是個子彈海綿的頭目,打完還會掉槍,槍還分稀有度....再加上極其相似的動作機制和部分UI介面,我也都快分不出《火線獵殺》跟《全境封鎖》有什麼不一樣了.....
《菁英戰隊》(自譯) Tom Clancy's Elite Squad
上市日期:2019/10/04
唉.......
YouTube上有這麼一個alpha測試版的遊戲畫面,我只能說就算以手機遊戲的標準,這款看起來也是相當的粗糙,就連Ubisoft這種等級的遊戲大廠,做手遊也是完全懶得發揮任何創意,直接用現成類型換皮交差,沒辦法,誰叫手機玩家的錢這麼好賺~~
唉.......
YouTube上有這麼一個alpha測試版的遊戲畫面,我只能說就算以手機遊戲的標準,這款看起來也是相當的粗糙,就連Ubisoft這種等級的遊戲大廠,做手遊也是完全懶得發揮任何創意,直接用現成類型換皮交差,沒辦法,誰叫手機玩家的錢這麼好賺~~
《舞力全開2020》 Just Dance 20
上市日期:2019/11/05
每年慣例的尷尬橋段
每年慣例的尷尬橋段
《榮耀戰魂》更新:劊子手之影 For Honor: Shadows of the Hitikiri
上市日期:-
非常莫名其妙的預告,影片中戴面具的是五月二號就發布的新角色「櫻」,所以這個預告片只是預告一個遊戲內的活動,可是八月明明有新角色要釋出,新角色也只有CG預告,到底為啥不整理在一起公布,如果內容不多也真的沒必要拿來充時間,完全不懂硬要放這預告是想幹嘛。
非常莫名其妙的預告,影片中戴面具的是五月二號就發布的新角色「櫻」,所以這個預告片只是預告一個遊戲內的活動,可是八月明明有新角色要釋出,新角色也只有CG預告,到底為啥不整理在一起公布,如果內容不多也真的沒必要拿來充時間,完全不懂硬要放這預告是想幹嘛。
《虹彩六號:隔離》 Tom Clancy's Rainbow 6: Quarantine
上市日期:2020年初
熬了四年,《虹彩六號》終於要有續作了,不過一個純CG的前導預告,大概能確定的是會有殭屍吧(還是外星人?),另外可以注意影片最後寫到"3-Player Tactical Co-op"(三人戰術合作),所以我想本作應該不是要繼承《虹彩六號:圍攻行動》,而是想開發那些對線上射擊對戰很沒愛的玩家,許多遊戲機制可能會和《虹彩六號:圍攻行動》有相當高的雷同,
熬了四年,《虹彩六號》終於要有續作了,不過一個純CG的前導預告,大概能確定的是會有殭屍吧(還是外星人?),另外可以注意影片最後寫到"3-Player Tactical Co-op"(三人戰術合作),所以我想本作應該不是要繼承《虹彩六號:圍攻行動》,而是想開發那些對線上射擊對戰很沒愛的玩家,許多遊戲機制可能會和《虹彩六號:圍攻行動》有相當高的雷同,
《全境封鎖二》元年更新 The Division 2 Year One
上市日期:第一章:2019/07、第二章:2019秋季、第三章:2020年初
完全沒意外的更新預告,關於遊戲前言都提過了,接著就靜待更新之後的評價囉。
類似XBox Game Pass或是EA Access,價格是每個月15美元,根據官方的Q&A,只要出現在他們家線上商成的遊戲,全部都是Uplay+的涵蓋範圍,對於有遊戲選擇困難的玩家相當合適,不過目前只適用PC版,首個PC以外的平台將會是明年的Google Stadia
完全沒意外的更新預告,關於遊戲前言都提過了,接著就靜待更新之後的評價囉。
Uplay+ 訂閱服務
上市日期:
類似XBox Game Pass或是EA Access,價格是每個月15美元,根據官方的Q&A,只要出現在他們家線上商成的遊戲,全部都是Uplay+的涵蓋範圍,對於有遊戲選擇困難的玩家相當合適,不過目前只適用PC版,首個PC以外的平台將會是明年的Google Stadia
《滑輪冠軍》(自譯) Roller Champions
最大的爆點《看們狗:軍團》在E3前就走漏消息,不過有遊戲畫面這點還是不錯,但後面接下去的展示就一個比一個還沒力,《火線獵殺:絕境》雖然不是首次公布,但怎麼說也是Ubisoft的重點遊戲,沒有現場試玩好歹也剪個實機預告吧,只放一個沒什麼視效表現的CG預告我實在不懂說明會的策劃人到底想表達什麼,中間一些遊戲更新消息沒太多吸睛的點也無可厚非,可是結尾的新IP《滑輪冠軍》為什麼不來一段試玩呢?遊戲在說明會隔天就立刻開始公測了,當年《冒險聖歌》什麼東西都沒做出來,也硬生了一個關卡現場試玩,單就行銷來說《冒險聖歌》的試玩無疑是非常成功的,除非說連Ubisoft都對《滑輪冠軍》這麼沒信心,要不然這麼新穎的新IP,實在沒道理不好好把握E3的宣傳,但話又說回來如果真的這麼沒信心,那大可不必在E3上公布,況且連《菁英戰隊》這種手機都敢搬上台了,我真的不知道Ubisoft對這些遊戲或是隊E3展的定位到底是什麼。
然後,《綜橫諜海》勒!?!?算了,去年都分析過了,大概要等到檯面上這些遊戲都開始無力後才有機會了....但就不只是山姆大叔缺席,今年Ubisoft備受期待卻未出席的作品還有不少,第一個是《刺客教條》,對...我知道他們說今年沒有《刺客教條》新作,但是你知道前一個沒有《刺客教條》本傳的那年,還是出了《刺客教條:編年史-印度》、《刺客教條:編年史-俄羅斯》、手機遊戲《刺客教條:英雄》、《刺客教條:艾吉歐合輯》還有一部電影《刺客教條》嗎?
好,我們當《刺客教條》有請過假,我們看看其他的,前兩年都佔了相當時間宣傳的《神鬼冒險二》呢?如果說開發還真的很早,那前年公布之後去年其實沒什麼必要還要特地弄支CG預告,比較理想的宣傳應該要是《電馭叛客2077》這樣的模式,除了首發的CG預告,第二次公開的消息就應該要有足夠的內容,最差也是要有完整的關卡並展現遊戲的核心概念(對,《死亡擱淺》,我就是在看你),那怕跟首次公開隔了五年都好。那或許真的是離開發完成還有很大段距離吧,沒東西還要他硬生DEMO著實太沒人性。最後,我說那個也是連兩年宣傳,甚至還有在E3現場試玩的《怒海戰記》勒?而且不是今年就要上了嗎?Ubisoft你不要當玩家都記性不好啊~~~
Uplay+算是預期中會出現的,比較意外的大概是主機平台都沒敲定,就先鎖定好了Google Stadia,整體來講我覺得這幾年來比較,今年Ubisoft的說明會可以說是最差的一年,感覺不出推銷的主力重點,雖然沒有相較其他遊戲大廠最近的負面消息,可是遊戲同質化的現象越來越嚴重,更準確點來說是RPG化,先是《刺客教條:起源》然後是去年的《極地戰嚎:破曉》,現在連《火線獵殺:絕境》都很有可能玩這套,最慘的可能是他們這些模板化的遊戲設計找到甜蜜點後,《極地戰嚎:野蠻紀源》那套資源回收整個《極地戰嚎四》地圖,只把皮換掉就拿出來賣錢的狀況會愈加頻繁,總的來說我對Ubisoft的期待可以說是到了前所未有的低點。
然後,《綜橫諜海》勒!?!?算了,去年都分析過了,大概要等到檯面上這些遊戲都開始無力後才有機會了....但就不只是山姆大叔缺席,今年Ubisoft備受期待卻未出席的作品還有不少,第一個是《刺客教條》,對...我知道他們說今年沒有《刺客教條》新作,但是你知道前一個沒有《刺客教條》本傳的那年,還是出了《刺客教條:編年史-印度》、《刺客教條:編年史-俄羅斯》、手機遊戲《刺客教條:英雄》、《刺客教條:艾吉歐合輯》還有一部電影《刺客教條》嗎?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hYXWVBGzhyphenhyphenGanedyQiNqZqD4QjOXpkv88IXilMBBwKoucVatkedNA6ykKwWz9TkMT9NoOEtNIA3YPHKKiWkUQuCMuKKkMZAT3wWGT-a9POVK-pc_9GSAqAy0P5e3CwjicVA92BAFSpL-k7/s400/Skull-and-Bones-Beta-news-release-date-gameplay-trailer-for-Ubisoft-s-new-pirate-game-695005.jpg)
Uplay+算是預期中會出現的,比較意外的大概是主機平台都沒敲定,就先鎖定好了Google Stadia,整體來講我覺得這幾年來比較,今年Ubisoft的說明會可以說是最差的一年,感覺不出推銷的主力重點,雖然沒有相較其他遊戲大廠最近的負面消息,可是遊戲同質化的現象越來越嚴重,更準確點來說是RPG化,先是《刺客教條:起源》然後是去年的《極地戰嚎:破曉》,現在連《火線獵殺:絕境》都很有可能玩這套,最慘的可能是他們這些模板化的遊戲設計找到甜蜜點後,《極地戰嚎:野蠻紀源》那套資源回收整個《極地戰嚎四》地圖,只把皮換掉就拿出來賣錢的狀況會愈加頻繁,總的來說我對Ubisoft的期待可以說是到了前所未有的低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