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4星際終結者》在熱衷各種外星人主題的20世紀末,也算是小有地位,但,也就僅小有地位而已,若要論8、90年代外星人主題的科幻電影,《異形》、《接觸未來》、《ET》、《撕裂地平線》、《星際之門》這些電影都更值得推薦,《ID4星際終結者》經典的地方在於當時讓人為之震撼的視覺特效,劇情相當簡單,演員也沒什麼特別亮眼的表現,因為角色設定本身就比較單調,簡單講,它本身就是一步賣錢主打的商業片,而他也做到了他唯一的目標,所以我其實我很不解,不管是PTT上的心得文還是周遭親朋好友,為什麼對這部片有這麼高的期待??《ID4星際重生》對我來說幾乎都是預期內的結果,所以也沒什麼好特別讚揚或吐槽的,不過,今天我就換個方向,聊聊《ID4星際重生》反映了最近主流大片的一些現象。
置入性行銷
其實這並不能算是個"問題",為了各種贊助,置入性行銷早已行之有年,我也不是特別對本片出現"蒙牛"這中國廠牌的牛奶有意見,可是他的確看起來很突兀,問題不是品牌哪個國家來的,也不是置入了多少產品,而是大家忘記"置入"這兩個字。比較有年紀,又比較紅的置入性行銷,我的記憶中第一個出現的就是007,特別是詹姆士龐德的座駕,林林總總其實還有很多其他東西,但是為什麼我們並不會覺得有很明顯的置入廣告??因為鏡頭幾乎不會特意帶到產品的商標,這些置入性商品他們就只是存在於布景中,導演決定要用什麼鏡頭並不因為這些商品有影響,所以現在想想本片的"蒙牛"或是《變形金剛4:絕跡重生》的"舒化奶"(我想變形金剛你應該還可以想到很多...),這些商品出現的目的就只有出現,電影的每個鏡頭都有自己的意義,當Angela Baby不過就是投了瓶飲料,特地給這瓶飲料來個特寫,這瓶飲料也不是為了個笑點或是任何橋段上的梗,一個完全沒有含意的特寫,不管是什麼國家的牌子,突兀感都是一樣的。
不過我想這個問題只會日趨嚴重,當製片成本越來越高,贊助商贊助比例也日益攀升,出錢的人多,嘴自然也多,投資人當然希望這置入行銷要有效益,以往那種置入商品著實太過癮會,往往都要熱衷的粉絲特別整理,大家才知道原來鏡頭中有商品,要期待贊助商可以秉著良心不介入藝術創作??如果一開始就打算做慈善事業就根本輪不到他來贊助,這跟遊戲產業都開始有一樣的弊病,錢多的人說話就大聲,儘管說話的人一點品味都沒有。
過度致敬
好在這是部續集,省的我花力氣定義致敬與抄襲,所謂致敬應該是像《黑暗騎士》的對決和《蝙蝠俠》的對決,這種才叫做致敬,特定少數幾個鏡頭或是橋段編排模擬原作的風格,但是剩下大部分的內容還是要有自己的風格,像《星際爭霸戰:闇黑無界》或是《星際大戰:原力覺醒》已經致敬到根本叫做原作重製,做為新片卻幾乎沒有留下自己的特色,《星際爭霸戰:闇黑無界》某種程度已經可以叫做重開機,我覺得還可以接受,至於《星際大戰:原力覺醒》....上一篇才剛寫完,詳細歡迎翻閱。
![]() |
連演講都還要同一個總統來!!?? |
勉強的續集
或許你會覺得,這就是續集,很多東西必然要沿用,致敬程度太高是必然的硬傷,所以問題其實是,ID4根本就不應該拍續集,這個題材本身就是一次性的題材,有吸引力的地方在於現實生活中突發的威脅,人類如何以現有的資源對抗一個不同科技等級的外星侵略,如果有續集,那威脅感必須要能更勝上集,但都已經要毀滅地球的威脅,再升級不如翻拍《天元突破》比較快,然而真的就算可以毀滅乾坤,壓迫感也不會勝過原作,反正地球都是要毀滅,只有地球被毀滅和整個太陽系被毀滅有差別嗎??
所以續作或許要換另一種方向的尺度來侵略,例如依靠細菌、微型機器人...種種類似的元素,但這個方向就與原作風格大大不合,真的要有一個夠水準的續集,勢必要把整個世界觀提升到《戰爭遊戲》這種科幻小說的層次,外星人侵略的動機,宇宙間是不是還有其他敵人,還是有其他盟友...等等複雜化的設定,要不然硬要把日拋隱形眼鏡帶隔夜,沒得角膜炎就只是運氣好而已。
然而續集同時也是個大趨勢的產物,當製片成本越高,風險也同樣越高,想要降低風險,借用已經有知名度的IP是很自然的選擇,就算真的成品水準不佳,至少可以趁著粉絲熱衷帶動的熱潮,把本金先給賺回來,如果獲利良好,管他片子拍成怎樣,有輕鬆錢賺肯定不會被放過,這種生態也造就了《神鬼認證四》這種連羊皮都沒有,黏幾片羊毛就想上場的續集,或是《惡靈古堡》這種已經莫名其妙的劇情展開,還可以一直續集出下去。當然還是有些意外好看的續集,例如第三集之後的《不可能的任務》,可是我認為《不可能的任務》一部分是題材有先天上的優勢,另一部分是他們也有掌握到幾個續集的要件,或許改天可以花點篇幅來討論,但不可否認的,現今大部分的續集電影,幾乎都是每況愈下,看起來就像是盡可能榨乾IP的剩餘價值,直到爛到一個慘不忍睹像《神鬼傳奇三》這樣,才打算收山,然後放著發酵一陣子,ㄟ~~!!重開機~~!!
若是認真挑起本片的毛病肯定還有一卡車,不過本來第一集就是娛樂性質很重的商業片,用很嚴肅的標準去看大概也好不到哪去,比較根本上的問題還是前述所講,對於續作的掌握很差的原因,以至於就連娛樂的功能都相當不及格,至少票房上看來,第三集應該是無望,至於會不會又重開機,到時候再說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