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個休閒向DC粉,想必對DC三巨頭首次跨足相當期待....才怪,相反的我期待度低到幾乎不覺得這是部爛片,甚至腦袋已經停止吐槽運作。《超人大戰蝙蝠俠》(以下簡稱BvS)的片名其實應該更適合改稱作《鋼鐵英雄二:湯馬士韋恩的打醬油與神力女超人插花》,當初擔心的一部片過多要角造成搶戲的問題,不僅一如預期發生,我覺得有一些更重要的問題,對於往後的世界觀建立,很有可能是毀滅性的傷害。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jpkbm-Af2IFpMr9Py-zshKhJJ5fzuythxixUCl8F_9WFcj0Oxm_IXyBYU2ha5qvM0IM1BdWqnapB9ldzkM5WxEA5jN_d0vHZ8JbjHlLFaw_7IUMmhPyNyNtItSWA_KK5ZMAFIkl6y3-K5U/s400/maxresdefault.jpg)
在一個奇異的地點突然各種劇情神展開,一堆突現的細節,甚至令死侍興奮的超級英雄降落都出現!!!結果下一秒跟你說
你中了我的幻術了~~~你中了我的幻術了~~~你中了我的幻術了~~~
你他X的跟我認真??你知道彩蛋在復活節的玩法是放在草叢中,要特別花力氣去找才看得到,要有驚喜感,最好就是巧而美,要有吃完黯然銷魂飯然後才發現原來加了洋蔥的細膩,大顆一點那顆蛋最好要有爆點,就像張宇的便當裡那顆滷蛋,BvS你在我這便當裡放了一顆鴕鳥蛋然後還沒熟是怎樣??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j7yY4WOcDXlTCgNf5SC7z_Zr_JgqnvmzdB8vY8wV7KhlW24q9YQIbBn85qPR7LrM59aZTUw-cowibxhjfz6hELPWnMEZYY61vx84KbBcdu5VyucYVUFtJWiH_0oPast2M8zK08ZFHnIPwA/s400/CfVXaze.jpg)
超人就一定要有這種方向嗎??電影跟漫畫不是本來就不能要求同個結果的啊,又不是大家都有看漫畫,這是我最常看到支持者的理由,但要反駁這種理由也很簡單,尤其是這種錯置性的邏輯論述,如果連這麼不具體,限制這麼少的條件都做不到
那你幹嘛要叫超人啊??
把他搞成黑人,又愛喝酒,還會把罪犯的頭塞到別人屁股裡,給他的新名字很難嗎??而蝙蝠俠的情況可能更糟糕,當失去殺人戒律的蝙蝠俠,甚至為了犯罪而犯罪(絕對不是暗喻,裡面真的有一幕讓人覺得這蝙蝠俠根本江洋大盜),《黑暗騎士》花了一整部電影的時間解釋了開頭路人的一句:「為什麼就只有你可以當英雄??我們之間有什麼不一樣」,諾蘭想說的蝙蝠俠之所以是個英雄,是因為能把復仇的私慾轉變成更偉大的理想,那BvS裡的蝙蝠俠作為英雄的特質是什麼??電影中蝙蝠俠分配到的時間,除了展示更先進的各種玩具和媲美電玩等級的打鬥,導演幾乎沒有塑造布魯斯韋恩成為黑暗騎士的動機,唯一看到的就是已經被演到爛的韋恩夫婦命喪街頭,好像幫他們夫婦倆發個便當,剩下的用觀眾自己的印象就可以交代了,當然只能用一部電影的時間,再加上還有另一個主角的條件,是很不公平的,不過
也沒人逼你先拍BvS啊!!!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g_1txj2WVrqV8yLnkQORjaTZkdV5sVBxtN7cURn_sWXTkSQrOZ17NFhdbJUjePGIzKYQ3NbQwFtPFaTIlvA4lIX5bM1_LWBWaQvKab83N8tJF9SfBNOjbMS4c4NnRdMSjJhf5g687sVKFl/s400/supermanvsbatman3.jpg)
有那麼一點或許,這個根本不英雄的角色塑造有一種可能,為了全面性破除DC英雄早已深植人心的刻板印象,想要讓角色更有人性,不會太理想化,甚至可能是想創造類似電玩《不義聯盟》或是漫畫《罪惡聯盟》的風格,若真的是這種路線,我覺得目前的DC宇宙還是相當失敗,要創造另外一個版本的正義聯盟,可以的話連廣為人知的設定都有必要修改,布魯斯韋恩的老爸老媽還是可以再死,但或許在心境轉變的過程加入一點額外的變數,一點跟以往不一樣的變數,然後以那麼一點分歧去創造一個很像卻又不一樣的DC宇宙,我認為最好的例子就是現在的《星際爭霸戰》,歷史線重構之後與過去的星際奇航非常相似,可是同時卻也有相當新鮮的感受,BvS最無法說服我的理由,我想就是其中幾乎不見什麼基本動機設定上的更改,然後卻推銷一個很不一樣的超級英雄。
是部爽片嗎??拜託,DC官方都說"咱家的電影比較有深度,不是那種配爆米花的電影".....
我覺得你要配爆米花看也是可以啦~~最好帶副濾藍光眼鏡,打鬥場景固然精彩,比起整個黑暗騎士系列還精采N倍,但是黑暗的背景色調加上各種閃光,不管是蝙蝠車上機槍的火光,Doomsday各種能量爆發,還是超人的雷射眼,每一次都看得相當不舒服,當然必須承認Zack Snyder在高速鏡頭的使用,更甚麥可貝,在快節奏的打戲也比Marvel系列的更有張力,每個片段分開來看,鏡頭本身或是橋段設計都非常引人入勝,但是全部串起來,不管在故事還是角色性格建立上,嚴重缺乏連貫性,結果只是徒增觀眾不知所云的程度,就算單純想要看一段爽快的高潮,整部戲大概只找的到一小段符合條件的情節,這樣的問題在《鋼鐵英雄》與本片都產生一樣的現象:正片不如預告片精彩
整部看完還真的映證了"不期不待,不受傷害"這句話,其實以整個超級英雄電影史的角度來看,BvS本來就有更高的失敗風險,別說這部已經可以歸類到主角大會串的電影只有一部前作《鋼鐵英雄》,超人與蝙蝠俠也分別是電影史上第2.5(超人再起畢竟算是續作)和第3個版本,然後還貴為DC漫畫兩大巨頭,先後才剛過完漫畫75周年的慶生,BvS的拍攝難度大概只有《教父》重製能超越,雖然票房仍然相當亮眼,但是這種起部想要與Marvel在電影分庭抗禮,我個人是相當不看好,不過看看讓人失望的復仇者聯盟續集同樣票房突破10億美元大關,或許趁熱潮還在就壓重本先打王牌,是個比較明智的選擇,可是要期待正義聯盟可以在影史上達到某種高度,我想目前還是沒有值得樂觀的地方。
![]() |
左起 |
![]() |
左起: Christopher Reeve(1978, 1980, 1983, 1987), Dean Cain(TV, 1993), Tom Welling(TV, 2001), Brandon Routh(2006), Henry Cavill(2013, 2016)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