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1日 星期日

這幾年電影越來越沒梗 嗎?


如果你不這麼覺得,那看到這邊就好了~~~

你也這麼覺得嗎??咱真是英雄所見略同!!!

嗎??

從某種角度來說,「最近這幾年電影越來越沒梗」這個命題是沒有意義的,因為"電影其實一直沒有你想的那麼有梗",小弟我既然身為個觀眾,我們就用觀眾取向的數據來解釋這句話,下面是IMDb使用者評分的排名(2016/10/26):

01. 刺激1995 (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02. 教父 (The Godfather)

03. 教父II (The Godfather: Part II)

04. 黑暗騎士 (The Dark Knight)

05. 十二怒漢 (12 Angry Men)

06. 辛德勒名單 (Schindler's List)

07. 黑色追緝令 (Pulp Fiction)

08. 魔戒三部曲王者再臨 (The Lord of the Rings: The Return of the King)

09. 黃昏三鏢客 (Il buono, il brutto, il cattivo)

10. 鬥陣俱樂部 (Fight Club)

11. 魔戒首部曲魔戒現身 (The Lord of the Rings: The Fellowship of the Ring)

12. 星際大戰五部曲帝國大反擊 (Star Wars: Episode V - The Empire Strikes Back)

13. 阿甘正傳 (Forrest Gump)

14. 全面啟動 (Inception)

15. 魔戒二部曲雙城奇謀 (The Lord of the Rings: The Two Towers)

16. 飛越杜鵑窩 (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

17. 四海好兄弟 (Goodfellas)

18. 駭客任務 (The Matrix)

19. 七武士 (Shichinin no samurai)

20. 星際大戰 (Star Wars)

準備好了嗎??要開始囉~~接下來我們看看這前20名有那些所謂原創:
01. 翻拍自史蒂芬金(Stephen King)的小說《麗塔·海華絲與蕭山克監獄的救贖》
02. 翻拍自馬里奧·普佐的小說《教父》
03. 教父的小說劇情涵蓋兩部電影,所以同樣是翻拍
04. 蝙蝠俠漫畫,但不僅僅是角色,許多橋段其實也都是來自各大漫畫
05. 改編自電視劇《Twelve Angry Men
06. 真人真事改編

07. 名單上第一個真原創!!!!

08. 翻拍自文學經典《魔戒》系列小說

09. 名單上第二發原創

10. 翻拍自恰克·帕拉尼克(Chuck Palahniuk)的同名小說《Fight Club》
11. 同樣來自小說《魔戒》

12. 真原創,所有小說都是後來補上的,官方/非官方都是,當然這些電影外設定都被捨棄了

13. 翻拍自溫斯頓·葛魯姆(Winston Groom)的小說《Forrest Gump》

14. 大導演克里斯多夫‧諾蘭(Christopher Nolan)親自撰寫的原創劇本

15. 小說《魔戒》
16. 翻拍自肯·克西(Ken Kesey)的同名小說《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
17. 翻拍自尼古拉斯·派勒吉(Nicholas Pileggi)的小說《Wiseguy》
18. 這個比較特別,此片最具特色的靈感來源多是來自經典日本科幻漫畫《攻殼機動隊》(Ghost In Shells)和更早的經典科幻小說《神經漫遊者》(Neuromancer),我們姑且算半個

19. 日本電影界宗師黑澤明自編自導

20. 同樣是星戰系列

前20名總共6.5個,換算百分比是32.5%,當然,如果順著名單往下找,我相信比例是會繼續往上升,不過我想這說明了我們期待的"新意",其實本來就不太常見。我記得大學計算機組織的教授講過這麼一句話,科技從來就沒有一日千里,而是千日才一里,我們所見的新科技其實很多是結合了許多舊科技的綜合產物,我想,電影其實也是一樣的道理,就好比上面提到的《駭客任務》,他同時也是綜合了許多科幻作品的產物,期待不時就有一部前無古人、開天闢地的新電影,仔細想想確實有些不切實際。



所以說電影本來就是個創意相對貧乏的成品嗎??或許是,但也不太是,是的方面如同上面的例子,電影相比小說甚至漫畫或電玩,能夠經典到成為文化的作品真的不算多,不是的角度來說,電影本質上本來就不是要求絕對創作的一種媒介,而更像是讓想像力具象化的一種工具,J.K. 羅琳可以把法術寫到各種天花亂墜,卻比不上在大螢幕上感官的衝擊,催狂魔那種會吞食快樂的恐懼體;魁地奇追逐金探子的速度感,這些畫面都是用盡千言萬語無法比擬的。



然而不是的這個答案並不只是因為視覺特效而已,就算是改編,要把一部數十萬字的經典小說,改造成兼顧視覺與聽覺的電影,難度並不下一個完全自創的劇情,或許哪天等看的原作小說夠多,可以來寫一篇聊聊各種翻拍電影,今天就先提個我看過改編小說最猛的電影───《神鬼認證》系列。

《神鬼認證》的改編到底多強??強到我根本不用簡述整個劇情大綱,因為在《神鬼認證》第一集電影中死掉的上司,和第二集《神鬼認證:神鬼疑雲》死掉的女友,在原著小說中都順利活到第三部小說,而且還都是要角,足見原著與電影在劇情上的差異已經多麼顯著,而真正厲害的是,儘管如此大幅度的改編,電影塑造出來的氛圍卻非常忠於原著小說,當然角色的細膩度還是有點差別,但是國際陰謀、特務等這些間諜元素卻沒有一絲減少,表面上,他還是一部小說改編的電影沒錯,但同時看過電影與原著的觀眾肯定同意,電影在劇情和設定上的改編已經是原創的等級。
另外一個原創含量極高的是電影的配樂,除了電視劇改編的會沿用舊有主題曲修改之外,小說、漫畫類的原著作品,是完全沒有音樂的,但是電影之所以會是經典,配樂也是很重要的一環,電影是種文字、影像與音樂的綜合,原著作品只提供了文字,剩下的,都是電影的工作,特別是配樂的創作還是完全沒有任何文字上的參考方向,這也是我一半不同意電影越來越沒梗的理由,因為有時候有些創意沒有那麼容易被發現。

我想作為一個導演或是編劇,他們應該更希望編寫一個完全自由的故事,要改編小說或是真人真事其實都是件非常吃力不討好的事情,然而靈感不像自來水那樣方便是一回事,片商與投資人有沒有那個眼光甚至有沒有那個勇氣又是另一回事,新作品就能有大成本製作,
就我的記憶都炸的蠻慘烈的,近年來製片成本又越來越高昂,為求降低風險,片商自然會選比較保險的作品,翻拍或是續集。但身為觀眾總是很享受第一次看到一個新概念的瞬間,那種嘴巴都合不攏的震驚感,所以如果真的還是看膩了各種公式,下次進電影院,給那些沒什麼廣告,看起來不起眼的作品一些機會吧,或許你一直在尋找的新鮮感,其實一直都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